豆腐皮包子
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磑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咸、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
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数种做法:
一、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
一、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
一、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调味品为馅,包面以,蒸熟。
看名称“豆腐皮包子”,似为前者而非后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为贡品,清宫御膳档案中有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