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
贾惜春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
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
天上夭桃盛
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
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
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
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
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婆
上结着长生果

更多贾惜春相关资料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巧姐
史湘云
王熙凤
秦可卿
李 纨
妙 玉
曼陀罗花与贾惜春

曼陀罗花,夏秋间开,花冠呈漏斗状,形大色白,单生叶腋或枝叉间,多野生,也可供栽培。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有缘。《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七,画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判词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里是指惜春,《红楼梦曲·虚花语》也作了类似的提示。贾府四小姐惜春,由于年龄较小,在书的前半部还看不出性格和思想。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她能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图》。她虽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雅号“藕榭”。但作者预示了她后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出家为尼了,关于她后来的举动,清人王雪香在《石头记论赞》中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刑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如妙玉、智能儿等。她的孤僻狷介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的表态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请,反而顿促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这些说明了惜春已由极端个人主义发展到了“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勘破三春景不长”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按作者的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以佛门之花曼陀罗比作惜春,诸位认为合适吗?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薛宝钗是一位冷美人。她有病时服的是一种配方极为特殊的“冷香丸”。她虽然才貌不减黛玉,“任是无情也动人”,却是礼法自持,决不让感情战胜理智。其实,薛宝钗的心并不冷,除了金钏之死中她的那些表现,她也时有富于同情的表现。譬如她给史湘云出主意办诗社,从自己家里拿出几大篓又肥又大的螃蟹来,解决了史湘云的难题。其中看不出有什么贪图,惟一的动机便是同情。她又把史湘云在家作活儿作到半夜三更的情况告诉袭人,让袭人不要再求史湘云作活儿了。又譬如薛宝钗对邢岫烟的种种帮助,也都是出于一种同情。所谓“冷美人”,所谓“无情”,恐怕主要是指薛宝钗在爱情方面,表现得比较理智。如果就是否具有同情心而言,四姑娘惜春倒是一位真正的“冷美人”。

小说一直到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以前,还没有看到有关惜春的“加力”的描写。

我们只注意到,惜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过,以后要剃了头和智能一块儿当姑子去。另外,惜春会画画。巧姐以外,惜春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小的一“钗”,她在警幻仙子的册子上也是挂了号的。我们从册子上知道,惜春最后的结局是“缁衣顿改昔年妆”,“独卧青灯古佛旁”。作者对于惜春的悲惨结局怀有深刻的同情,可是,这种同情并不影响作者同时又写出这位四姑娘的冰雪一般的绝情。

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风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了蓼风轩惜春那儿,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其实不过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一些东西,包括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一包男人的靴袜而已。惜春开始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放手让来人搜查。接着,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惜春见此,更加害怕,便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我竟不知道”,是先将自己洗刷干净。“这还了得”是肯定入画问题十分严重。“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是把入画交出去,听凭处理。总而言之,我和入画毫不相干,只要你们不来找我的麻烦,怎么处理人画都可以。多么怯懦,又多么自私的灵魂啊!多么狠心,又多么无情无义的四姑娘啊!

读到这儿,惜春已经不但使我们感到可笑,而且进一步地让人感到了她的可憎。惜春急于把入画交出去的心情甚至使来抄检的凤姐都觉得有点儿可笑,如果真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东西,虽然也犯了贾府的规矩,又有什么大了不起的呢。凤姐说:“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按照贾府的规矩,奴仆的私情就是犯罪,奴仆私自收藏、传递东西也是犯罪。至于主子像贾琏那样和鲍二家的通奸,那倒是没有什么关系。

当时的情景是够入画心寒的:一边是入画在苦苦地哀求,保证东西确是贾珍所赐,一边是惜春在要求凤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好像入画是她惜春的仇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凤姐问传递的是谁,惜春便主动举报:“必是后门上的张妈。”惜春甚至要风姐当场把入画带走,凤姐当然不肯。

看到这里,读者或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惜春是因为胆小,因为事情突如其来,没有思想准备,所以才有这种失常的表现。作者好像惟恐读者产生这样的误解,紧接着就续上一段余波,把惜春的“冷”写得足足的。这便是尤氏和惜春的一番争执。因为人画本是宁国府那边来的,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人画说情,可惜春小小年纪,竟生就一副铁石心肠,难怪她后来能出家。她不管人画从小伏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执意要将人画扫地出门。

惜春不但不要入画,而且还扬言宁国府那边也不去了,因为她“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惜春说得十分明确:“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惜春承认自己心狠,但她有她的理由:“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惜春自以为是大彻大悟,其实是自欺欺人。她的理论应该改作“本是自私汉,才作狠心人”。

“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这才是她撵走入画的真正动机。难怪尤氏说她是一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真是大观园里名副其实的冷美人。令人深思的是,作者对于惜春的绝情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所谓“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意思是说,不下狠心断绝世间的种种感情纠葛,便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作者并不因人废言,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写出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一面又肯定“不作狠心汉,难得自了汉”。因为作者的描写极客观,所以给读者的印象,这种“狠心”完全是社会逼出来的。这一回的回目第二句是“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就是一种肯定的口吻。

作者同意这种“大彻大悟”的态度也可以从脂评中找到证明。抄检大观园的这一回,针对惜春的绝情,有脂评说:“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练达之操。”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宝玉的出家。宝玉的出家也是非常绝情狠心的行为。尽管可以说宝玉的出家是一种反抗,但对于宝钗、袭人,对于王夫人、贾政来说,又是一种多么绝情、多么狠心的行为啊!所以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宝玉的一句话“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处有脂评曰:“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忍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看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