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
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更多林黛玉相关资料
薛宝钗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贾巧姐
史湘云
王熙凤
秦可卿
李 纨
妙 玉
芙蓉与林黛玉

芙蓉原是荷花的别称,生于水中的是为草芙蓉,生于陆地的是为木芙蓉。木芙蓉八九月开花,花冠白色或淡红色与荷花平分秋色。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芙蓉”均是指木芙蓉。《广群芳谱》中称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寻找在《红楼梦》中描写芙蓉的,很自然的使人想到曹雪芹的《芙蓉女儿诔》,这是描写贾宝玉悼哭晴雯的诔文,在这篇璀灿绮丽的力作中,作者把芙蓉与芙蓉女儿合而为一,予以了至高至美的评价“……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见在作者心目中芙蓉是不同凡俗的奇葩。   

“芙蓉女儿”表面是指晴雯,实际上是指林黛玉,小说中写到宝玉斟酌“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时“黛玉听了,忡然变色”这暗示了晴雯实则是黛玉的影子。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众人抽花各签子行酒令。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并系有一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似为芙蓉的。唐人咏芙蓉诗曰:“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倒是花开时。平明露滴峦红脸,似有朝开暮落悲。”因此用芙蓉花喻为黛玉是再恰当不过的。

字:颦颦,颦卿 
名号:潇湘妃子 
籍贯:姑苏 
辰日:阴历二月十二日
特征: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闻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林黛玉本是苏州人士,到底为何落入金陵十二钗之列,真是耐人寻味。但无论如何,林黛玉的确是红楼梦的一大主角,而且更是引发出全书的悲剧效应的人物。说到底,没有林黛玉,就没有木石前盟,而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就也许真的可以“仙寿恒昌,芳龄永继”。看来天意弄人,大底如此!骤看钗黛二人之间真的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但事实上黛玉与宝钗之间并不只是如此单纯地对立,而且,黛玉亦不止是传统爱情悲剧里的薄命红颜。林黛玉绝对有她的独立性与使命。

林黛玉前身本是西方灵岸河上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只因由宝玉前身幻化而成的神瑛使者以甘露遂日灌溉,慢慢的才修成人形女体。这棵绛珠仙草无以为报,只曰:“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由此可见,黛玉生来就是要还泪。一首《枉凝眉》说得透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情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情缘,如何心事终成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看了这神话传说,忽又觉得木石前盟方是原配正娶,金玉良缘才是破坏人家好事的狐狸精。到底谁先谁后,着实也没法肯定,反正世事往往也是混账之极,只好叹一句:“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事实上,木石前盟又如何?这极其尽是在理想的神仙世界里的天赐良缘,来到这人世间里,木石就自然不及金玉吃香。正所谓入乡随俗,纵是天人下凡也要对拜金主义府首称臣呢。因此说,红楼梦里的爱情悲剧并没有一个鲜明的大反派,只可叹造物弄人,谁也身受其害。

到了人世间,林黛玉也算得天眷顾,成了达官贵人的掌上明珠。即使父母相继去世,黛玉在身世上本也不至于太坎坷。史家大小姐史湘云也自小丧了父母,但与黛玉相比之下,明显地乐观开郎。黛玉的丫环紫娟也敌不过黛玉的多愁善感,只觉多劝也是无益。黛玉的痴性儿,同时也生出了一些负面的性格:孤高自许,妒忌心重,敏感,言语刻薄。拥有这些性格的人往往都是天资聪敏却又毫不避忌,细心而又多心,自大而又自卑,高傲而又孤独。林黛玉正好就集合了以上的独点,谁都知道,这些都是她的致命伤。因此可见,林黛玉虽然对于爱情追求热切,但她却不知从何入手,她尽管赢得了爱情,却输掉了婚姻。对于这个,还是徐青解说得切:“黛玉为什么死?因为她的恋爱失败。恋爱为什么失败?因为她的性格不为环境所容许。黛玉和她的情敌宝钗的性格是完全背驰的。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醉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于是那环境容纳了迎合时代的宝钗,而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黛玉的悲剧就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与时代之矛盾而造成的。”

又可见于第五回:“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宝钗无疑在生活艺术上是比黛玉优胜的。但到底钗黛之间是不是存在过一场你死我活的婚姻斗争?黛玉在宝玉眼中的好处不少,最深刻的一样是在第三十二回,湘云与袭人谈起仕途经济,宝玉觉得逆耳,经过一番说话境把话题带到黛玉身上。对于这个,宝玉只说道:“林姑娘从来有说话这些混账话吗?”又在第二十八回,黛玉听见有人为葬花而哭,故问道:“人人都笑我有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的不成?”又见在第三十四回宝玉为黛玉送旧娟子,也只有二人了解其故。由以上等例证可见,黛玉与宝玉有自己的一个世界和属于该世界的价值观:把仕途经济当成混账话,为残花败柳埋冢是正经事,这不就是完全违反现实需求的奢华心态?因此,黛玉与宝钗的所谓斗争至少已超出了婚姻的层面,而已经伸展到两个世界两种价值观的比拼。若相信晴雯乃是黛玉影子一说的话,那晴雯撕扇子,后又因“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而惨死一事,亦可为旁证。这亦即是说,作者也承认这种理想世界,这种神仙价值观是失败,是引致死亡的。宝玉既和黛玉分享这种浪漫的,唯心的,不设实际的价值观,自然同样得出: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是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巧,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如此儿形状!”

对于贾宝玉这些性格,作者表面上也给与极负面的评价,而且也说明了这性格真的导致“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但事实上,作者亦说明了这性格的人:“成则公侯,败则为贼”,对于宝玉与黛玉亦实在褒多贬少,由此可见,宝玉与黛玉的价值观也很可能是行得通的。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只有悲观地回答:这种价值观的确可以行得通,但通行的世界一定不是这个现实世界,因此黛玉必须死,宝玉必须出家,离开这个世界方有他的存在空间。这不过是一个假设罢了。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这种价值观到底转化成什么?对于自由恋爱的争取?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观念?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浪漫诗意的生活态度?这一切都不重要,重点在于这种价值观是行不通的,是过于理想的。黛玉的出现直接引致宝玉两番摔掉他的“命根子”通灵宝玉,这玉亦正好代表了现实世界对于她俩自由恋爱主义甚至是那种价值观的制肘的像惩。因此说,林黛玉就具备了这种反抗的原动力,亦即反抗的“汽油”,而宝玉就正是这些“汽油”的发动机。换句话说,林黛玉的悲剧就是宝玉对于现实不满的反映。林黛玉越是悲伤,贾宝玉对于生活的忍受亦会下降。最后黛玉悲伤致死,宝玉的忍受力亦降到零点,亦因此出家去了。同样这也是一种主观的见解。

既然作者要写一个人生失败的林黛玉,那么她所提倡的思想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在五十年代批俞运动期间,李希凡和监翔向俞平伯的“钗黛合一”论做出强烈批评,认为这样会将林黛玉所代表的反封建思想否定了。钗黛是否合一我们未必可知,但林黛玉是否成了反封建的代表,这点则有所保留。在曹雪芹成书的时代,中国还正处于帝制社会的高峰点,那即说明了作者根本不会知道什么是封建制度。既不知何谓封建,更徨论反封建了。但如是说,我们又怎样解释林黛玉反传统性的思想?若真的要论反,那作者写林黛玉的反,岂只单单的反封建?我说是反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虚伪腐败。试想想,在今天封建制度荡然无存的世界,一个拥有林黛玉性格的人难道就会活得积极与幸福?我想没有了封建制度对这些千金小姐的保护,下场只会更糟。由此可见,林黛玉并不是反!林黛玉根本没有喊出过什么口号。林黛玉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而生活。对于做人处事的政治手腕,她完全没有意图去研究,投资。她只是一棵单纯天真的仙草,带着游乐的心态来到这人世间。虽然她的眼睛看到全世界,然而她的心只看到宝玉,爱情和诗。阻拦别人的是这社会,而不是黛玉本人。我们常听到黛玉成为了反这样反那样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极大的误会。因此说,林黛玉所主张的思想主义根本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作者亦没有打算加入什么可取之处。作者写林黛玉的心情,就如写一首哀诗一样,说明了自我中心,自得其乐,与世无争,而又不甘“同流合污”的情怀在现世只会落得惨淡收场。作者早已承认了林黛玉在社会的失败,而他写出这角色,只不过是想搏取知音者的一点点理解与同情而已。这个就是黛玉的使命。死了的是黛玉,但活着的却是曹雪芹。对于这种出世离群的心情,他必然既爱亦恨!

今一百二十回本中,林黛玉的结局不过是焚稿身亡,这也许只是高鹗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个也没有错的,黛玉早夭已是必然的事,而焚稿一幕亦写出黛玉本来性格。但是有人对这死法却有不同见解。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红海微澜录》中认为,林黛玉是投水而死的,因她别号就是“潇湘妃子”,而影黛玉的皇娥,女英正是投水而死的,此外元春归省时龄官唱《相约》《相骂》两套戏,皆出自《钗训记》,而此剧的女主角史碧桃也曾投水自尽,在《葬花吟》中亦有,“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漳陷渠沟”可作旁证。黛玉若是投水而死,那就真的天衣无缝,叫人拍案叫绝,因为黛玉不选择“一朝春尽红颜老”的死法,自然死也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模样。既是病死,留了尸骨,那又何洁可言?倒不如孤注一掷,连尸首也寻不着,那才真的似个神仙儿。这样虽然有点神怪谎诞,但我认为是很合适的。黛玉的死不像晴雯一样的突然,而是一步一步的枯萎,到最后就如落花儿“一朝飘汨难寻觅”,岂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