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场景
大观园原型
诸家论大观园 宋淇
大观园地点问题 俞平伯
大观园究竟在南在北 张国风
大观园的所在 宋淇
大观园的遗址在何处 戴志昂
大观园原型在南宁江宁花塘 童力群
大观园考
从大观园探曹雪芹的造园思想
红楼游园
诸家论大观园 宋 淇

自来各红学家对大观园聚讼纷纭,各有各的主张和论点,现将他们的看法摘要录下,以作参考。   

(一)胡适--随园说   

“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即是他的随园。我们考随园的历史,可以信此说不是假的。”
             ----见《胡适文存》:《红楼梦考证》一文,一九二一年       

(二)胡适--明北实南说   

“我的答案是:雪芹写的是北京,而他心里要写的是金陵,金陵是事实所在,而北京只是文学的背景。”                            
            ----见《胡适文存》:《考据红楼梦的新材料》,一九二八年   

(三)俞平伯--北主南从说   

“这可见《红楼梦》底地方,是在北京。”“我们可以借作者的生平,参合书中所叙述,积极地证明其北京。”“结论是:《红楼梦》所记的事应当在北京,却参考了许多回忆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风光。”                     
             ----见《红楼梦研究》,一九五二年

(四)俞平伯--可南可北说   

“这里有三大因素:(一)回忆(二)理想(三)现实。……以回忆而论,可以在北京,亦可能在南京。……以理想而论,空中楼阁,亦即无所谓南北,……以现实而论,曹家回京后,还过了一段相当繁荣的时期,则他们住宅有小小的庭园自属可能,……这就是大观园的模型。地点随着住宅,当然在北京西城。”“反正大观园在当时事实上确有过一个影儿,……作者把这一点点的影踪,扩大了多少倍,用笔墨渲染,幻出一个天上人间的蜃楼乐园来。”         
        ----见《读〈红楼梦〉随笔》第六节:《大观园地点问题》,见一九五
          四年一月份至四月份香港《大公报》,后由新亚书院《红楼梦研究
          专刊》转达载,本文见第一辑   

(五)周汝昌--恭王府说   

“……其地点乃是在紫禁城西北角的这一处。……总之,曹雪芹的园子是有模型在胸的。”“根据目前的线索,我很疑心曹雪芹老宅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女生院,这所宅院的历史如下:曹家--和珅府--庆王府--恭王府--辅仁大学女部--师大女部。”
             ----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一九五三年

(六)吴世昌--随园加创作说   

“俞平伯与顾颉刚证明袁枚说谎,并不能成立。……证明大观园即随园旧址并不是小说中所有故事均在南京发生。……我们已经指出:作者摆脱时间限制,有时把相隔数十年的事融合为一。同样的,作者摆脱空间限制,把影片叠印起来,产生一种和谐而不是互相矛盾的效果。”                       
             ----见《红楼梦探原》一九六一年牛津大学出版     

(七)吴心柳--恭王府说   

“北京红学界传说:大观园在后海恭王府。……作者走访这座‘大观园’遗址。行前请教单士元(古代建筑史学家)……单士元的回答十分出人意料:‘……我认为恭王府是大观园旧址,完全有可能。’”                         
      ----见《红楼梦散论》:《京华何处大观园》,一九六三年香港出版    

(八)赵冈--江宁织造署说   

“康熙南巡时,数次都以曹寅的织造署为行宫。书中大观园的规模正与此相当。……书中甄家一直都在南京正暗示故事的真正地点是南京,而非北京。”          
             ----见《红楼梦考证拾遗》,一九六三年香港出版
    
“南北互调是雪芹秘法之一。……大观园真址之建造是为了康熙南巡当行宫之用。……这个南京行宫图,今尚保存。其院亭花园的规模及配置很类似书中的大观园。”   
             ----见《红楼梦新探》一九六零年香港出版
      
“恭王府绝非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恭王府的殿宇是曹雪芹卒后二十年才出现的。……因此,大观园的模型是曾为康熙行宫的江宁织造署,而不是北京城内的恭王府。”                           
        ----见一九七一年五月一日台北《东方杂志》复刊第四卷第十一期。    

(九)黄葆芳--虚构及园庭布置家说   

“根据虚构,在南,在北,三个论点,我同意第一点的见解,……曹雪芹不止样样当行出色,想不到还是个具有高度才能的园庭布置专家。……雪芹在当时能冲破旧的传统习惯,大胆地作出革命性的更改。……你能说:雪芹除着文学的成就之外,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庭园布置家吗?” 
        ----见《大观园的布置》,一九七一年一月一日新加坡《南洋商报》

转引自宋淇《论大观园》·原载香港《明报》第81期,197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