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演艺
87央视电视剧·演职员档案
王扶林 --- 总导演

深情回忆四大名著的改编(视频)

王扶林(1931--)是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1958年即开始执导,处女作为电视报导剧《党救了他》,此后先后执导电视剧近百部(集)。其中,《赤橙黄绿青蓝紫》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奖,《红楼梦》获1987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

王扶林的导演特色,擅长浓彩重描,尤工人物心理刻划。获全国十佳电视导演称号。

简介
剧组全体人员名单总汇
演职员档案
王扶林 --- 总导演
王立平 --- 作曲
陈 力 --- 演唱者/柳嫂子扮演者
陈晓旭 --- 林黛玉
欧阳奋强 --- 贾宝玉
张 莉 --- 薛宝钗
郭霄珍 --- 史湘云
邓 婕 --- 王熙凤
东方闻樱 --- 贾探春
安 雯 --- 晴 雯
袁 玫 --- 袭 人
王贵娥 --- 尤 氏
马广儒(已故) --- 贾 瑞
沈 琳 --- 平 儿
沙玉华 --- 刘姥姥
胡泽红 --- 惜 春
吴晓东 --- 贾 芸
李 婷(已故) --- 贾母
姬 玉 --- 妙 玉
侯长荣 --- 北静王*柳湘莲
陈剑越 --- 香菱
周 月 --- 尤三姐
全剧在线收看
红楼梦配音
红楼梦音乐
艺术人生--红楼梦再聚首(视频)
艺术人生--红楼梦再聚首(下载)
《宝黛话红楼》
宝黛做客CCTV-8(视频)
王扶林

《艺术人生》让红楼明星再聚首,是在该剧总导演王扶林的支持下完成的。 6日下午,王扶林导演对当年的演员们说得最多的是“对不起,我认不出你了”;而参加聚会的50多位明星全部宽容了这位73岁的老人。在他们心中,王扶林是电视剧《红楼梦》的老祖宗,而古稀之年的王导最大的感慨是:要老实做事!   

我们有《红楼梦》   

王扶林先生是我国电视剧的开拓者,30年前,他被我国派往英国学习电视节目制作,在那里他发现,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都被改编拍成了电视剧,当英国同行问他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作品时,他毫不含糊地说:“我们有《红楼梦》!”   

1979年回国后,他就把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的设想向副台长戴凌风作了汇报,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当时王扶林只执导了一部电视剧《敌营18年》,每年全国电视剧产量不过数十集,拍《红楼梦》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王扶林在央视台领导的支持下,赢得了包括红学界等社会各阶层的支持。20年后,他特别感谢的是拍板的戴台长,早已仙逝的众多我国文化巨匠,因为他们组成的顾问组是空前绝后的,他还特别提到了当年北京市的领导对兴建大观园外景基地的支持。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   

王扶林导演说当年拍这部戏,最大的压力是很多流言蜚语的阻挠,他说:“当年很多人说北京大观园里的《红楼梦》剧组,正发生着小说里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说我拍完《红楼》娶了王熙凤,现在大家都明白邓婕的老公是张国立,从来没有和我结过婚。”   

他还透露:“《红楼梦》总投资共680万人民币, 负责管理这笔巨款的是首次做电视剧制片人的任大惠,有人举报剧组有严重经济问题后,广电部计财司司长亲自率领14人的稽查组进入剧组,查了一个月的账。最后发现没有任何经济问题,任大惠惟一的错误是,请不拿一分钱的顾问们吃了29顿饭。计财司调查结束后,任大惠光荣地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目前某些影视大腕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拘的现象,王导用这样一句话感慨:“时间是最好的证人!我们要有职业道德与理想,为人要老实。”   


重拍《红楼梦》要老实   

王扶林对记者说:“我拍《红楼梦》用了整整5年时间, 即便这样现在看来该剧还有瑕疵,所以我要奉劝今天或者将来想重拍《红楼梦》的导演们,《红楼梦》要细心拍。现在很多人想拍《红楼梦》,这说明它的魅力是无限的。《红楼梦》拍完已20年了,现在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心愿来拍《红楼梦》,这几年涌现出不少有才华、有想法的导演和编剧,而且还拍出了不少值得称道的作品,比如《走过幸福》等,我觉得如果让这些后起之秀来拍,肯定能拍出比前部好的作品。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谁要拍,那就必须先老老实实研究曹雪芹、研究《红楼梦》,如果有了这个前提,那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拍出好作品。”   

回想当年拍《红楼梦》时的情景, 王扶林说:“拍《红楼梦》我们整整花了5年时间来做这件事,一年时间的知识准备,长达两年半的拍摄,另外的一年半时间做后期。我真正担心的是现在有的剧组在创作时的草率,重拍《红楼梦》不能像现在拍现代剧一样,三天一集,一部长20集的电视连续剧一个月不到就拍完了,这样显然不行。此外,从服装到道具以及布景,现在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来做这件事,恐怕也难,与其不能超越还不如不为。”

王扶林“眉批”红楼梦

1983年, 王扶林只有35岁,却担当了《红楼梦》的导演,第一个把“四大名著”搬上荧屏。

忆当初,王扶林笑言“初生牛犊”,当时他作为央视的年轻导演被派往英国学习,看到人家已经把莎士比亚的六部名著拍成了电视剧,而且拍的好,放的好。于是就想为何中国的古典名著就不能改编电视剧呢?回国后,他把想法告诉了领导,结果很幸运地拿下了拍摄的许可。当时很多人都说“红楼梦拍不出,别糟蹋名著了。”但王扶林一门心思硬要拍,而且要拍好,大家就给他起了个“王大胆”的外号。   

怎样选演员是当时王扶林面对的最大问题,当时王扶林有一个原则就是“不用名演员”,他说“用名演员不堪设想”。因为剧中都是十几岁的小孩,用名演员年纪太大,演不出那种天真可爱、两小无猜。比如剧中宝玉在黛玉房间挠黛玉的痒痒,那不是成名后的演员能演出的感觉。王扶林说“如果再拍《红楼梦》也不会用名演员。”   

这位“大观园”的大总管最后给剧组做了一眉批“历时最长,演员最多,最早建立影视基地,美女最多,明星最少,演员最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