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周春·《阅〈红楼梦〉随笔》
红楼梦约评


  黛玉二字,未详其义。或云即碧玉之别,盖取偷嫁汝南之意,恐未必然。案香山咏新柳云:“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麴尘”,此黛玉两字之所本也。我闻柳敬亭本姓曹,曹既可为柳,又可为林,此皆作者触手生姿,笔端狡狯耳。

  妙玉独不知其姓。宋时有女童林妙玉,杨升庵《丹铅录》云,女进士者林妙玉也,淳熙九年女童林妙玉求试经书,四十三件并通,时年十二岁,赐为孺人,或云赐为进士。妙玉盖本于此。

  尤三姐之死轻于鸿毛,鸳鸯之死重于泰山,图中有三姐而不图鸳鸯,不知此书之旨者也。

  开卷云说此《石头记》一书者盖金陵城吴名石头城,两字双关。

  以甄贾为缘起,盖本于玉溪生贾氏宓妃一联,宓妃指甄后也。

  此书曹雪芹所作,而开卷似移託宝玉,盖为点出自己姓名地步也。曹雪芹三字既点之后,便非复宝玉口吻矣。

  又将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鑑,陪出曹雪芹,乃乌有先生也。其曰东鲁孔梅溪者,不过言山东孔圣人之后,北省人口语如此。

  林如海即曹楝亭。案楝亭非科甲出身,由通政使出差外任,此曰探花者假也,曰兰台寺大夫者真也。书中半真半假,往往如此。汉时兰台令史主章奏。

  钱竹汀宫詹云,金陵张侯故宅,近年已为章攀桂所买,章会任江苏道员。

  全书大旨及贾氏一门,俱从冷子兴口中叙明,而议论宝玉所拟古人,拉杂不伦,作者因出雨村口中,所以如此耳。此书于一切陈设排场,及每人穿着插戴,无不极意摹写,是学耐庵。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陆放翁佳句也。宝玉用袭人以名花大姐,二字甚韵。后来政老以为淫词艳曲,由政老不知诗之故。

  李纨为李守中女。按李廷枢字守中,江宁人,顺治丁亥进士,官翰林。然宫裁必非守中女,或孙女,或曾孙女耳。究之,总是半真半假,悟此方可阅此书。

  雨村授应天府,乃南京旧名,亦半真半假。下仿此。

  “白玉为堂金作马”,金马暗用张骞故事。“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案阿房宫下可以建五大旗,隐语高也。高氏旗籍,故云住不下金陵。

  雨村奸人,宜其忘恩负义。

  秦可卿房中陈设种种,便觉诧异。

  十二钗册多做隐语,有象形,有会意,有假借,而指事绝少,是在灵敏能猜也。若此处一差,则全书皆不可解矣。可见书贵善读,即稗官小说,莫不皆然,而况于经史子集哉!今略详其大概于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一晴雯,第二袭人。副册第一香菱。正册第一林黛玉,薛宝钗。然曹字《说文》作(两个“東”下面一个“曰”),乃两株枯木上悬一围玉带之象,不可真认为双木林也。第二元春,第三史太君。案放风筝者高也,大海者渤海也,史太君本不在十二金钗之列,然借以点湘云之姓,不可误认探春。第四史湘云,第五妙玉,第六迎春,第七惜春,第八凤姐。案诗中“一从二令三人木”句,盖二令冷也,人木休也,一从月从也,三字借用成句而已。第九巧姐,第十李纨,第十一鸳鸯、秦可卿。案婢女贱流,例入又副册,香菱以能诗超人入副册,鸳鸯贞烈,竟进于十二钗矣。盖此书专言情,情欲肆则天理灭亡,以鸳鸯、秦可卿殿十二钗,所谓欲尽理来也。《易》之硕果不食,一阳复生,无非此理。乃全书之微旨,异于《金瓶梅》、《玉娇梨》者在此,特拈出之。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一阕,林薛总做,故曲中云“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连点薛林,而《枉凝眉》则专做林,有轻重详略之别。至《恨无常》《分骨肉》二阕,与上两支一例合看,因死别而忆生离,不可分为两橛。杭友人以《分骨肉》一支曲为专指探春,此误于俗说也。夫放风筝者何止探春一人,画册明云两人矣,一人又谁指乎?即云探春曾打风筝谜,亦未尝放也。况增探春而删鸳鸯,与坊刻图尤三姐而不图鸳鸯同属无识。因秦可卿死时有瑞珠殉主,所以鸳鸯死时秦可卿来,何得硬派可卿亦悬梁自缢也!《晚韶华》一阕:“再休提绣帐鸳衾”,借点鸳字。其后“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与后人钦敬”,及《好事终》起句云“画梁春尽”,鸳鸯已在其中矣,所以不必另添一调。参差变化之妙,何尝一调专指一人也。

  薛宝钗冷香丸方,调剂出人意表,妙极!

  偷鸡摸狗爬灰养小叔,借焦大口中痛骂,又借宝玉口中一问,不待明言而知矣。故曹雪芹赠红楼女校书诗,有“威仪棣棣若山河”之句,初怪美人词料甚多,何以引用不类?今观此,方知其用如山如河之为有意也。

  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詹光后再见,聘仁止此一见。

  张先生为秦可卿立方,不写脉案,胜于庸医。

  宝玉探秦氏疾,想起梦到太虚幻境的事,笔笔顾母。

  贾氏之弊,总在富而不教。余阅至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凤姐忽然守贞,贾天祥独有报应,中流砥柱,不可不存此一线之天良也。

  宝玉闻可卿死,心中似(截)[戳]了—刀,直奔出一口血来。余笑宝玉焉得此一副急泪,一腔热血?

  赵嬷嬷对凤姐说,贾府在姑苏扬州监造海船、修理海塘旧话,正为松江提督时事。凤姐云,我们王府里也预备过一次,盖为王新命而言。案王新命潼川人,官至总督。

  宝玉论骚选香草,选学甚通,聪明人也。

  袁简斋云:“大观园即余之随园。”此老善于欺人,愚未深信。

  黛玉问宝玉曰:“脸上只怕是替他们淘澄胭脂膏子,溅上了一点儿。”此处须要会意。

  宝玉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二论,奇想天开。

  袭人云:“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大有微词。

  宝玉续《南华·肤箧篇》,笔法灵敏,何减向、郭?

  一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一谜打风筝,及四十回有同放风筝事,此皆实事,与十二钗册无涉,不必混而拟之也。

  倪二与贾芸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案趔趄音列疽,足住也。

  黛玉花阴一哭,宿鸟惊飞。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宝玉听“葬花诗”,至“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觉恸倒山坡上,皆天下有情人也。

  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甩了来。案甩俗字,环去声犹丢也。

  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案砸音匝。

  翠缕与湘云论阴论阳,一派都不像女孩儿语。

  政老正毒打宝玉,老太太说:“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吁!宝玉若非老太太护短,不至于此!

  黛玉题帕三绝诗,虽不甚好,却一往情深。

  鹦哥能念《葬花诗》,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薛蟠道:“我若再和他们一处觥。”案觥逛同,此杜撰字。

  剥蟹肉,薛姨妈道:“我自己搿着”。案搿同搦。

  “最不喜欢李义山诗。”这句是颦卿假话。不然,义山佳句,岂止“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哉?

  品茶栊翠庵,茶具有觚爬犀杯。案觚音班。爬雹庖两音。(乔加四)音乔,盂也。扬子《方言》椀谓之杯。

  湘云论凸碧凹晶而念作洼拱二音。案凸音突,又音迭。凹音邑,放翁作平声用,音坳。今念作洼拱,非也。

  湘、黛中秋联句,著书者多窝深意。如“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争饼”用高少逸事,见《唐书·高元裕传》;“分瓜”二字,本段成式《戏高侍御诗〉〉;“绿媛”二宇,未知何本。观此联但用高姓事,则史之为高明矣。此明明说老太太。“分曹争一令”,借点“曹”字。“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六博分曹,说骰子暗点“曹”字;“传花”事,用南卓《羯鼓录》参玉溪句,又暗点“高”字,所以黛玉称好也。;“宝婺情孤洁”,逗出“宝”字,所谓景中情也。“药催灵兔持,人向广寒奔”“药催”一联,使事无迹。“犯斗邀牛女,乘楂访帝孙”,犯斗乘楂,又藏“张”字。吁!天下阅《红楼梦》者,俗人与《金瓶梅》一例,仍为异淫之书,能论其文笔之若何,已属难得,然亦究归于痴人说梦耳,试问此中秋夜即景联句,谁作郑笺者乎?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尘词,各处变换,极其巧妙,不可不知。

  姽婳将军。案姽婳音诡画,本宋玉《神女赋》。

  香菱道:“不独荷花香,就是连荷叶莲花,都是有一股清香的。”此正十二钗册内所谓“根并荷花一茎香”也。

  黛玉论八股数语,虽不好时文,却懂时文者。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梦境虽空,然亦半真半假。

  野鸡崽子汤。案崽音宰,《集韵》作山皆切,音蓰。

  曹子建的谎话,六字眼目。

  黛玉与香菱论诗,哆口盛唐而薄宋,闺阁中亦染此习气耶?

  凤姐儿冷眼(敁啜)亡掂掇岫烟。案〈敁〉[掂]店平声〈啜〉[掇]音掇,见《广韵》。

  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纳罕。案纳罕似即呐喊之讹。

  芦雪亭中丫鬟接了蓑笠掸雪。案掸本音但,此借音作胆,似拂。

  老太太极能诗,此书偏不说起,所谓半真半假。

  灯谜儿,宝钗“镂檀镌梓一层层”,余拟猜纸鸢,第三句“虽是半天风雨过”,暗藏“高”字。宝玉“天上人间两渺茫”,拟猜纸鸢之带风筝者。黛玉“绿(去丝加马)弭何劳缚紫绳”,拟猜走马灯?至薛小妹“怀古灯谜”十首,第一《赤壁怀古》,拟猜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内“徒留名姓载空舟”,暗藏“曹”字。第二《交〈阯〉[趾]怀古》拟猜喇叭,末句“铁笛无烦说子房”,暗藏“张”字。第三《钟山怀古》,拟猜肉。第四《淮阴怀古》,拟猜兔。第五《广陵怀古》,拟猜箫。第六《桃叶渡怀古》,拟猜团扇。第七《青冢怀古》,拟猜枇杷。第八《马嵬怀古》,拟猜杨妃冠子白芍药。第九《蒲东寺怀古》,拟猜骰子。第十《梅花观怀古》,拟猜秋牡丹。新正无事,试为一猜。当日大家所猜皆不是的,恐我所猜亦未必是也。安得起诸美人而问之?

  一打趸儿送礼,案趸俗字,音顿。

  女先儿说王熙凤故事,为后求签张本。

  柳家的鸡蛋开销十个钱一个,即此一端,宜十年而花百万也。

  黛玉忙一顿行令猜拳岔开了。案岔,叉去声。

  林之孝家的埋怨宝玉叫丫鬟名字,此等议论,所谓缌小功之察也。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此范石湖句也。

  兴儿对尤二姐论贾府人物,闲中着笔,作十二钗月旦评。

  晴雯和麝月两个人,按住芳官那里隔肢呢。案隔肢,此间土语呵隔焦也。

  自有诗社以来,以宝琴《桃花行》为第一佳诗。

  尤氏笑宝玉傻呆。此是宝玉本色,并非傻呆疯癫。

  宝玉云:“上本《孟子》,就是有一半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背。”近日秀才,大半如此。

  傻大姐误拾绣香囊,心中打谅敢是两个妖精打架。余谓专为两个妖精打架,成此《红楼梦》一书。

  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唐诗人不少而独及尧宾,可见作者之姓曹矣。

  贾政与宝玉论文,若初试笔学生,先生如此设法改削,尚堪胜任。

  王尔调将南韶道张小姐欲与宝玉说亲。案南韶道张玥美,陕西武城县人,捐班。

  宝玉在床上扑哧的一声笑了。案哧即吓字之省,此借读如赤。

  薛蝌救兄具呈,呈纸干净,是老刀笔。至知县胡乱便叫画供,好青天老爷。

  琴谱中有像芍字,有像茫字。案像茫字者芒也。

  听琴而知变徵,妙玉知音。

  宝、黛参禅,可入《五灯会元》。

  宝玉问了一声妞妞好。案妞读如纽。

  宝玉暗忖蒋玉函,不知日后谁家的女儿嫁他,为袭人配蒋玉函张本。

  包勇说甄宝玉梦中看册子,大同小异,此略彼详。

  自九十五回后,贾氏之衰败立见矣,须看种种世态炎凉。世俗嫁娶,未有不重财者。黛玉父母早丧,孑然一身,宝钗母兄俱存,家赀尚厚,贾政之取宝而舍黛也宜矣。即史太君、王夫人,亦皆不免世俗之见,凤姐但能巧为迎合,不能强为转移也。或以拆散姻缘,专归咎于凤姐,其于世故人情,未曾思之烂熟矣。

  黛玉幼居母丧,克尽孝道,其心地极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双亲之早世,又愤外婆之炎凉,因而呕血数升,奄奄垂绝。若专以为相思病,亦不谅其苦心也。此书发于情,止乎礼义,颇得风人之旨。慎勿以《金瓶梅》、《玉娇梨》一例视之。

  赵姨娘听见探春将送之任上联姻,反欢喜起来。观此知《分骨肉》一阕之不指探春也明甚。且后来探春出嫁,亦并无持踵而泣情形。

  包勇大骂雨村“没良心的男女,怎么忘了我们贾家恩了”?余亦谓此中山狼该骂。

  蘅芜庆生辰,鸳鸯于行令时戏对宝玉说:“这叫做张敞画眉。”明明白白说张侯家事。

  鸳鸯殉主离魂后,只见秦氏隐隐在前,此鸳鸯与可卿所以十二钗画册内同页也。

  可卿在警幻宫中,管的是该悬梁自尽的痴情怨女,非可卿自谓也,文理甚明。

  鸳鸯有情之鸟,变而为最无情,妙谛可参。此贞义节烈,焉得不列乎十二钗?

  凤姐对刘老老说:“见见也不枉来一(耥)[趟]。”案耥本音堂,此借读作汤去声。

  从此王仁也嫌了巧姐了,为后要卖巧姐张本。

  甄贾两宝玉,从《西游记》两行者脱胎。

  宝玉之所谓禄蠹,天下之所谓奇才也。

  两次看册,前后照应。至册中有个好像“林”字。便非真“林”字矣。此参活句。又见图上隐隐有个放风筝的人儿,余益信放风筝之非实事,所谓象形而兼会意,不过点高氏之姓也。

  姊妹中惟三姑娘境遇最好,非但诗笔独佳,所以不在十二钗之列。此《五君咏》去山涛、王戎之意也。

  点清袭人在又副册,恰巧与鸳鸯在正册对照。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杜牧之《题桃花夫人庙诗》。


  

据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拜经楼钞本
本站落花满砚手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