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年10月15日)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字平伯,以字行。浙江德清人,出生于苏州。曾祖父俞樾(号曲园),为清代朴学发展史上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经学家和文字学家。其父俞陛云,在诗词研究方面亦颇有造诣,有《小竹里馆吟草》、《诗境浅说》等著作传世。俞平伯自幼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奠定了雄厚了旧学基础。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部,其时正是新文化运动从兴起走向蓬勃发展的时期。年轻的俞平伯也受到了“五四”革命运动的洗礼。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 1922年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1923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人成立朴社,集资出版进步书刊。其后,俞平伯曾长期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抗战胜利前夕,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到文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晋级为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十年动乱期间,尽管他也受到抄家、下乡改造等不公正待遇,但值得庆幸的是,俞平伯和夫人许宝钏相依为命,在逆境中顽强地生活着。1969年11月,两位年愈七旬的老人被迫赴河南干校劳动,与当地质朴善良的农民结下的深厚的友谊。次年回京后生活相对安定,终于迎来了文革的结束和新时期的到来。1986年元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庆贺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大会”,对他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俞平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他的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是《红楼梦》研究。他是新红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是1923年出版的《红楼梦辨》。   

  俞平伯早期红学的基本观点是:《红楼梦》是感叹作者自己身世的,是作者的“自传”。他认为:
  (一)《红楼梦》是为情场忏悔而作的;
  (二)《红楼梦》是为十二钗作本传的;
  (三)《红楼梦》的风格是“怨而不怒”;等等。

  此外,他还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这就是后来受到批评的“钗黛合一论”。

  俞平伯的红学观点,在一九五四年受到批评,使他在政治上、学术上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做为一位正直严谨的学者,俞平伯一直对“自传说”的观点进行修正,后来他提出:《红楼梦》是小说,不能离开小说的艺术形式来进行研究。贾宝玉是书中的一个人物,大观园是书中描写的一个园子。小说有虚构,因此“不可能把小说中的人、事、物都一一落到实处。研究《红楼梦》还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学和哲学,经济和政治……”到晚年,1986年11月,他还以86岁高龄,应邀到香港作学术讲演,表现了他在学术上的不断进取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