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红楼梦忆》
红楼梦忆
“瓜州古渡”


  电视剧《红楼梦》在八十回后,未按高鹗续书改编,因而在故事情节上有了较大的改动。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自然未必十分成功;引起争议,也是必然的。在此我不作评论。因为我的“梦忆”,大多只限于具体拍摄情况,或道及得失,也是个人一己之见,不能当作评论。

  情节上有所改动,那人物上也有所改动了。其中刘姥姥的戏,在结尾几集中加强了。出现了刘姥姥羁候所探凤姐、刘姥姥去瓜洲寻访巧姐的戏。刘姥姥到妓院赎巧姐的戏,在上海大观园和瘦西湖凫庄都已经拍过了。为了表现刘姥姥长途风波的旅况,还要拍一些野外行旅、落日古渡的场景。

  “京口瓜洲一水间”。在扬州拍戏,拍瓜洲渡口太方便了。扬州南面不远就是三汉河,再过去就是瓜洲渡口,大运河进入长江的必经之路。导演约我和风雷同志特地到真的瓜洲渡看了一回景,但是很难使用。为此便过江去找。在焦山脚下,找到一片水滩,空旷而浩渺。因为焦山在长江中,等于一个岛。这片水滩在里侧,没有船只过往,远处有一片浮沙,上面长了些芦苇,很有些野渡的意思----当然古代真的瓜洲渡,那是十分繁忙的渡口----便把景选在这里。

  这里正在焦山脚下。焦山是石头山。除去一小片滩外,还有一些露出水面的礁石,两处景都好派用处。那片小滩边,略事布置,坚了一块用泡沫塑料作的“石码”,上刻“瓜洲古渡”。刘姥姥由船上下来之后,上得岸来,要在这个石码前端相一下,这就表示到了“瓜洲”了。象不象,三分样。电视艺术虽说要尽量反映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但毕竟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有这样景物出现在荧屏上,也就古意盎然了。

  “刘姥姥到瓜洲”主要是船上的戏。那天租了两艘木船,一艘改装作古代的蓬船----按说刘姥姥当年的经济能力,到瓜洲来,官船是坐不起的,最普通是搭回南的运粮船。一小蓬船一般不走长路,为表演便利,也只能如此----刘姥姥带板儿坐在船头。舶公摇船,自然也要他装成古人。另一艘船是工作船,摄像机在工作船上。导演看监视器,自然也在工作船上。工作船尾,对着刘姥姥座船的船头,拍摄下古代烟波风浪、坐蓬船行旅的苦况。

  因为在水面上拍摄,工作船要指挥表演船,靠对讲器联系。距离稍远,传话困难,拍摄起来很费时间。镜头不多,却足足拍了多半天才完成。

  在此除拍了刘姥姥去瓜洲的镜头外,还拍了一些零星镜头。如宝玉落难在礁石上行走的镜头,也是在此拍摄的。此外,在焦山寺庙院一个弄堂中,还拍了贾云遇倪二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