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演艺 河南曲剧


《黛玉葬花》 刘艳丽

河南曲剧是河南地方戏第二大剧种。它流行于河南及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河南曲剧的发展历史迄今七十余年。它是由民间的“高跷曲”发展而来的年轻剧种。其最大特点是唱腔和音乐优美抒情,婉转而动听,富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河南曲剧是集元、明清以来大江南北的民歌与俗曲而成。

河南曲剧的唱调极其丰富,这在其它剧种是很少见的。河南曲剧伴奏乐器,主弦是曲胡(又称“坠子弦”、“曲子弦”等)。

《黛玉葬花》 刘艳丽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红楼梦》由岳军(执笔)、许寄秋、徐玉诺、岛琪、张禄编剧,导演耿庚辰,1955年3月由郑州市曲剧团首演, 仅在郑州一个剧场即连演二百余场,王秀玲饰林黛玉,张香兰饰贾宝玉,是王、张成名之作。一台河南曲剧《红楼梦》却轰动一时,不仅在郑州连演不衰,而且晋京演出也大受好评。有人这样评说:曲剧《红楼梦》在河南曲剧的发展史上画下了举足轻重的一笔,让很多不了解河南曲剧的人认识了河南曲剧的优美,也让更多的人爱上了河南曲剧这一剧种。而当年在《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的王秀玲,也因其出色的表演而被誉为“活林黛玉”。

此剧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由黛玉进府、读《西厢》、对玉、葬花、探病、焚稿、哭灵等主要戏剧情节组成。“葬花”一场中的扫花、倒花、葬花,清秀淡雅,细腻深沉。“焚稿”中几段[哭阳调]唱腔,王秀玲唱得哀婉凄戚,被观众誉为“活林黛玉”。任清芝的古筝伴奏,古朴、凄婉,使演出更增添了悲剧色彩。